武漢革命博物館下轄武昌農講所、中共五大會址、毛澤東同志舊居、起義門等革命遺存,見證了武漢的革命歷史,是游客打卡的熱點,也是團隊開展紅色教育的圣地。
學習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讓觀眾自發走進場館遠遠不夠,武漢革命博物館還開發了“紅色小課堂”系列課程,將紅色故事輸送到校園,讓學生在課堂中了解歷史。
清明假期以來,武漢革命博物館日接待觀眾量始終保持在5000人次以上,來自共青團湖北省委、湖北省直機關工委黨校、武漢市委黨校、北京大學、武漢大學、輕工大學、百步亭社區、商務區第一社區等三十多家單位到我館開展紅色教育活動。
一邊把各路觀眾“請進來”,一邊讓紅色課堂“走出去”,武漢革命博物館多措并舉,多點開花,扎實開展紅色教育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4月11日,武漢革命博物館“紅色小課堂”走進武漢市梅苑學校小學部,為二年級的孩子們上了一節生動的紅色教育課程——《毛澤東在武漢》。
社教老師周全首先為同學們講述了毛澤東1927年在武昌居住的半年期間所做的五件大事:1.撰寫了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2.籌備創立中華全國農民協會;3.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4.參加八七會議,提出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著名論斷;5.親自創辦了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為全國17個省培養了800多名農運骨干。
毛澤東一生酷愛游泳,在武漢暢游長江多達18次。志愿者老師洪凱文為同學們朗誦了毛澤東的詩詞——《水調歌頭·游泳》。朗誦慷慨激昂,將同學們帶到了奔騰的長江邊,感受到了毛澤東豪邁氣度,同學們不禁發出陣陣贊嘆聲!
1927年,正值中國革命風云變幻之時,毛澤東為了革命事業殫精竭慮,常常因為公務繁忙不能顧家。在課堂上,洪凱文和熊思宇兩位社教老師為同學們演繹了毛澤東去醫院探望楊開慧和小兒子毛岸龍的場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童年是人的一生最寶貴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就要注意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從小學習做人,從小學習立志、從小學習創造,培養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今天做祖國的好兒童,明天做祖國的建設者,準備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課堂的尾聲,同學們全體起立,在慷慨激昂的音樂聲中,齊聲朗讀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